化療為什麼會出現抗性?
2010-08-23對於癌症病人來說,最恐慌的就是經過一系列痛苦的化療折磨,不久之後發現腫瘤又開始生長。
腫瘤其實是幾千種在基因水準和細胞水準上不同的疾病之總稱。因此,不同部位的腫瘤需要採用不同的化療藥物和不同的治療方案。
現在醫院進行腫瘤治療,通常是先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再進行化療。事實上,在做第一次化療時對癌細胞的殺傷力最強。遺憾的是,大多時候腫瘤細胞在此後會迅速生長,所以需要再次進行化療。然而,第二次化療的效果較之前會差很多,到第三次時,往往就是只殺傷正常細胞而很難殺死癌細胞。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還是在於抑癌基因功能的喪失——沒有了基因的維護功能,癌細胞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基因水準的變化。因此,第一次化療就像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一樣,總會出現對抗生素有抗性且會迅速生長起來的細菌,之後,再也不受這種抗生素的殺傷。所以說,化療最好只進行一次。
如果第一次化療和第二次化療間隔時間有好幾年,那還是會有較好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