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人生繁華,唯有健康最真
2010-03-23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世上就不會有後悔和自責的歎息,人往往在失去後才想到去珍惜身邊的一切。然而,當你想要去珍惜的時候,恐怕已事過境遷,為時過晚。
其實“失去後才懂得珍惜”不只是個人的體會,更是整個人類的共同特性。千萬別不相信,因為這個特點恐怕從史前就開始有了,甚至已經密碼在我們的基因之中了。仔細回想,我們對待歷史、友誼、感情、自由、信譽、甚至是個人的健康都是如此,這正是非理性思維的具體表現。
阻擋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大障礙其實在於通過慘痛教訓建立起來的智慧,會因個體的逝去而喪失,這也是人類最大的損失。即使這些智慧都會以文字的形式留給後代,但後人在看這些文字時並不能完全體會到這些文字背後的切身經歷,因此很難化為自己的東西。這就好比你想要學騎自行車,即使把如何騎自行車的書翻來覆去看很多遍,甚至都能背出來了,但是在第一次真正騎上自行車時照樣會摔跤。這就是因為很多知識是要以切身經歷為基礎才能得到和掌握的。
對健康的管理亦是如此。別人的慘痛教訓,既無法真正變成個人的切身體驗,也無法變成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選擇的主宰力量。好在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媒體和其他途徑已經認識到,與其等疾病爆發後進行治療,不如平時加強健康管理,盡可能減少患上疾病的概率。
中國有句老話,“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古人早已將健康的秘笈告知後人:平時不注意防範,以為自己體質好而過度工作或娛樂,不注意疾病防範,那麼疾病就會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襲來,即使不取性命也會讓人大傷元氣;而要養好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過程非常緩慢,甚至還會終生留下後遺症(比如感染上了丙肝病毒)。
這和市政建設完全一樣,破壞起來非常容易,幾秒鐘的爆炸就可以了,而建設起來卻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要知道防病比治病的成本要低得多!治療一場大病,少則幾十萬,多則失去寶貴的生命。而日常的預防,可能每天只需要區區的幾塊錢,甚至只是一點時間,一點忍耐和一點“割愛”便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預防勝於治療
紅白金丹溫馨提醒大家,知識就是力量!你只需平時有意識地關心基因,關心健康知識,關心基因與健康的關係,就能幫助自己擺脫由於無知而導致的不幸局面。不要等得了病才不得不去醫院治療,要用知識武裝自己,並身體力行,這樣才能真正的防“患”于未然!
- 上一篇:吃貨們注意啦!
- 下一篇:你知道嗎,出生時就已經決定你能否逃過一劫!